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车过千山,皆是人间好时节

2025-07-09 17:39     来源:广西交通厅新闻中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四支队第五大队 文静


七月的风,裹着木棉花的余韵,从南宁青秀山的竹影里钻出来,沿着泉南高速往桂北方向吹去。窗外,喀斯特峰林在晨光里泛着温柔的亮,深灰色的高速公路将八桂山水连缀成会呼吸的锦缎。

山与路的絮语

广西的山是有脾气的。它们拔地而起,尖如笔锋,圆似螺髻,石缝里挤着野芭蕉和蕨类植物,把岩壁染成深浅不一的绿。从前,这些山是“地无三尺平”的注脚,是重重的阻隔屏障——龙胜的老阿婆说,她年轻时翻三座山去县城卖竹编,等走到集市,竹篮里的红背菜早蔫萎成了团。

如今,路随山转,桥跨谷过。红水河特大桥的斜拉索像琴弦拨弄河风,六甲特大桥的桥墩把“天堑”稳稳托在掌心。靖那高速的通灵大峡谷段,隧道内外的风景切换如电影镜头:钻洞时阴云密布,出洞便见谷底溪流如银链,野猴蹲在石缝里,歪着脑袋打量车流滚滚。

修路的人懂山的脾气。他们沿等高线绕出平缓弧度,用爬墙虎覆盖裸露石面,甚至为黑叶猴绕路3公里。如今,这些猴子常蹲在路边树上,看满载砂糖橘的货车、载着苗绣姑娘的摩托、举着相机的游客——山与路,从“对峙”变成了“共舞”。

路与人间的温度

高速公路是流动的驿站,每一块沥青都浸着人间的温度。

河池东兰收费站的阿芳,会用壮语跟拉山货的司机打招呼:“今日的板栗生得靓啵?”她记得周师傅有糖尿病,于是在便民箱多放了无糖饼干;暴雨天,她打手电把抛锚房车的车主一家接到岗亭,煮姜茶、联系拖车。后来那面“山高路远,温暖相伴”的锦旗,就挂在她的操作台旁。

高速公路也会“说话”。可变情报板不只有“前方施工”,还有“龙脊梯田稻谷黄了,慢些看”;服务区电子屏滚动着“三江大歌展演时间”;隧道口的景观墙画着壮锦纹样,让旅人触摸八桂文化的脉络。

流动的风景里,有清晨钦州出发的荔枝冷链车,有贴满“中越边境”贴纸的摩旅大叔,有后备箱塞满火麻、山茶油的自驾车。后排小孩摇下车窗,把银铃般的笑声撒在路肩上。

路与远方的答案

在广西的高速公路上,“远方”有了更具体的模样。

大化七百弄乡曾是“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穷窝,如今沿高速三个小时就能到南宁。电商主播阿勇的五菱车载着旱藕粉、黑山羊肉干,车顶绑野蜂蜜:“路修到哪,好日子就跟到哪。”

路也串起民族的情谊。环江毛南族寨子飘着粽香,金秀瑶寨阿姐背着绞股蓝去服务区摆摊,防城京族三岛的哈节琴声顺着高速飘向远方,载着海产的车驶向更辽阔的市场。

车过千山,皆是人间好时节。这条路丈量空间更温暖人心——是阿婆等孙儿时村口更亮的路灯,是司机“这条路熟得很”的踏实,是外地人初遇广西时,从车窗缝钻进来的第一缕桂花香。新高速正翻过大瑶山的云,跨过左江的月,把更多故事织进八桂的风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