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大地新脉,绿意长卷

2025-10-27 18:05     来源:广西交通厅新闻中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当晨雾还轻笼着南疆的红土坡,平陆运河的工地上,“钢铁丛林”已在朦胧中苏醒。吊臂与钢架在微光中舒展,仿佛大地正在缓缓呼吸,胸中藏着山与海的约定。

踩着湿润红土前行,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混凝土与钢筋的气息,还有建设者汗水的咸涩——它们交织在一起,酿成这个时代特有的味道。脚下这片土地,早已不是昔日钦江故道的模样,更像被重新梳理的大地脉络,是山与海跨越时空的一场盟誓。最动人的,不是钢铁的壮阔,而是那些被赋予魔法的“土故事”。

马道枢纽旁,糖料蔗示范园里连片的甘蔗林正拔节生长,绿浪一波一波涌向天边。“这些地,全是运河挖出来的土填的!”工程师王森的声音带着笑意。他们覆上厚厚的表土,翻耕、施肥,铺设滴灌,硬是把工程弃土变成了希望的田野。待到年末,这里将迎来一季甘甜的丰收。

调度指挥中心的电子屏上,土石方数据正实时跳动。那些从深谷中取出的土,有的化作平畴沃野,滋养庄稼与果木;有的垒成运河边的新居,成了当地搬迁户与建设者安身立命的家园;有的托起崭新的校舍,变作孩子们琅琅书声的容器;更多的,则悄悄融入两岸的绿意,织就苍翠的生态长廊。

在青年枢纽的鱼道里,赤眼鳟、鳗鲡正溯流而上。声呐屏幕上,它们的尾鳍划出银弧,像是在为中断几十载的洄游路,重新谱写乐章。而斑林狸、豹猫的通道桥,则是架在森林里的“绿色高速”,横跨山谷箱型拱桥、陡坡上浇筑的拱圈,藏着动物们踩出的爪痕感谢信。这些都是“点石成金”、“绿色发展”的最好见证。

忽然想起都江堰乘势利导,与岷江水流和谐共处。想起《山海情》里,西海固的人们硬是把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平陆运河何尝不是如此?它不用混凝土驯服自然,而是以土石为墨,在八桂大地写下山海“共生”二字。

闭上眼,2026年的运河已在眼前铺展:五千吨级的巨轮如移动的山峦,汽笛声划破晨雾,从平塘江口驶入这条人工大河。曾经迂回曲折的航程被拉直,仿佛光阴也被节省;西砂东输的通道从此打开,砂石与水泥沿着水道涌向大湾区,像给城市群注入筋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脉搏在此跳动,内陆的沉稳与海洋的开阔,终于在这“黄金走廊”里相拥。

风从北部湾来,带着海盐的信笺,拂过待绿的护坡,也拂过河道里那方“未满的酒樽”。此刻的运河尚在沉睡,却已能听见江与海交汇的序曲。当碧波漫过船闸,长帆映着霞光,今天的泥土与汗水,都将化作大地的诗行——写在甘蔗叶的脉络里,刻在鱼道的石缝中,融进每一粒被阳光吻过的新土。

这是山与海的双向奔赴,是大地琴键上,绿色与发展共同奏响的新时代回响。

(作者:阿华)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