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声音

艨艟巨舰一毛轻 探访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三项世界首创技术

2025-10-31 18:1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关海芳 黄远来 黎鑫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开山劈岭,决战正酣。

金秋旱季,正是施工黄金期。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不绝,塔吊挥舞巨臂,2000余名施工人员昼夜鏖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视频摄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黄远来 关海芳

作为平陆运河的第一梯级枢纽,马道枢纽因三项世界之最备受瞩目——它坐拥目前世界在建最大内河省水船闸、世界最高水头的省水船闸,以及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省水船闸。

正在建设中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摄

西江流域与钦江水系的自然落差,造就了枢纽船闸29.6米的世界第一水头。通常水头越高,阀门启闭耗时越长,但马道枢纽的70吨巨型阀门将实现快速切换:启门时间从常规4分钟压缩至1分钟,闭门仅需30秒,将刷新世界船闸运行速度纪录。

截至目前,马道枢纽已完成91%的建设任务,今年底将实现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完工。这份进度的背后,是一场围绕“快速”“耐用”“稳定”三大关键词展开的科技攻关硬仗。

正在建设中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摄

早在2022年平陆运河开工前,专家团队便将“快速”定为船闸系统攻关的首个目标。

“人工开凿的运河必须省水,而快速对于船闸运行效率至关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平陆运河集团驻点工程师钟林斌表示。三级省水池可以将船闸用水量降低60%以上,而快速液压启闭机可以将每次过闸时间缩短10多分钟。

实现快速的诀窍,藏在一款平陆运河建设管理团队首创的“迷宫式缓冲套”里。行业内首次采用金属3D打印的油缸缓冲套,内部精心设计了迷宫般曲折蜿蜒的复杂流道,应用于阀门液压快速启闭机系统后,能精准控制液压油高速流动,既支撑闸门高速开启、快速关闭,又能在阀门最后28厘米行程时实现“温柔刹车”,避免设备撞击损耗。

正在建设中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摄

解决了快的问题,“耐用”挑战随之而来。

建成通后,预计高峰期,马道枢纽阀门每天启闭近百次,缓冲套能否扛住这样的高频次运行?专家团队联合生产厂家,在武汉搭建起试验平台,将安装了迷宫式缓冲套的阀门液压快速启闭机平躺固定,另一台启闭机则模拟阀门受力,开始启闭试验。

当试验进行到1000多次时,缓冲套开始出现磨损。专家团队立刻复盘相关数据,重新调整缓冲套材料、优化机械配合间隙,还增设一个缓冲套用以启门缓冲。更换设备后,团队又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验证,直至验证液压启闭机耐用性完全达标。

正在建设中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摄

攻克前两大难关,“稳定”成为决胜关键。

真实场景中,船闸启闭时承受的惯性、水压等会对设备产生影响,和启闭机关联的阀门等一体化设备能否平稳运行?

2024年,平陆运河建设管理团队遍寻国内顶尖的科研院所、液压厂家,最终近百名工程师历时3个月,在江苏省常州市搭建起一座模拟真实工况的1:1试验平台,开展平陆运河省水船闸液压快速启闭机与阀门一体化试验。

参数调试是场硬仗,试验人员连续蹲守72小时,调整各项参数上百次。吊装70吨重的闸门时,他们历经8小时高空精准操作,让阀门与门槽实现毫米级贴合。

试验期间,油缸运行不稳、液压油温过高、管道密封圈偶发泄漏等问题接踵而至,团队逐一对症解决。当第1000次一体化试验顺利完成,试验场爆发出欢呼。

今年1月,该试验正式通过验收,标志着船闸系统首创技术的系列难点全面告破,为全球航运枢纽建设提供了“中国范本”。

按照规划,2026年底平陆运河将正式通航。届时,这座世界规模最大、阀门启闭速度最快的内河省水船闸,将在运河之上翩然起落,让千吨船队如乘“水上电梯”般高效穿梭。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