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一带一路”上的“彩虹”——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口岸北仑河二桥工程建设纪实

2020-11-21 10:00     来源:广西交通新闻中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通讯员 韦昌学 韦善化 摄影报道

北仑河是中国和越南边境的一条界河,它源于广西十万大山,自东南方向经防城港市东兴市到越南芒街市流入北部湾,多年来,它见证了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的友谊和社会经济合作发展的光辉历史。

位于北仑河河畔的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口岸北仑河二桥(以下简称中越北仑河二桥),横跨中越两国国界,桥梁全长549米,其中中方桥长394.5米,越方桥长154.5米。该桥于20144月开工,201612月交工。经过三年多试运营,桥梁于今年5月通过竣工验收后正式交付使用。如今,来往于东兴口岸的进出口货物及货运车辆陆续从中越北仑河二桥进出,中越北仑河二桥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连接“一带一路”,为中越两国通关交往提供了极大便利。

强化沟通 勾勒宏伟蓝图

东兴市是我国与越南唯一一个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为我国发展面向东盟地区的国际道路运输业带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世纪90年代,重建的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口岸北仑河大桥(一桥)是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之间唯一的公路桥梁。随着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和货物量的增多,该桥已无法满足口岸发展需要,建设另一座大桥实现客货分流、促进边贸发展成为必然需求。

1999年,防城港市政府提出在东兴口岸增建中越北仑河二桥,标志着中越北仑河二桥前期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为确保中越双方建桥合作沟通顺畅,中越双方成立了中越北仑河二桥工程建设联合工作组,并共同签订《中越北仑河二桥工程施工封闭区管理办法》以及《中越北仑河二桥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中越北仑河二桥主桥开工后,中越双方正式建立例行会议制度。在项目施工期间,双方共召开项目建设联合工作组会议3次、项目建设办公室会议13次,监理例会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中越北仑河二桥主桥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工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在越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建设材料紧缺问题,中方技术人员均及时给予帮助,共同勾勒“一带一路”宏伟蓝图。

严格管理 保障施工安全

为加强项目工程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中方制定了适合中越北仑河二桥工程特色的建设管理办法。在中方项目内部管理中,先后制定《中越北仑河工程(中方)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质量安全违约处罚实施细则(暂行)》《监理单位违约处罚实施细则》等制度。在中越双方合作中,中越双方签订了《中越北仑河二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等文件,为项目施工安全和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中越双方以该桥主桥主拱圈中跨为界,各自负责其管理线范围内的施工内容。拱桥的施工工序繁琐,要求极高,而越方没有拱桥建造经验,因此,桥梁质量和安全监管十分重要。据中越北仑河二桥项目部副经理刘宝泉介绍,为确保桥梁质量和安全,项目部严格按照中越双方签订的施工图和规范进行施工,要求每道工序实施前,双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技术员、现场施工队长进行技术交底,每道工序须经双方总监办共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因为需要认真细心监管,刘宝泉几乎以工地为家,极少回到南宁的家中。

凝心聚力 构筑辉煌成绩

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参建人员的无私奉献。两年多时间里,建设者们远离家乡,忍受对家乡以及亲人的思念,齐聚在北仑河河畔上。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时刻牢记使命、肩负担当,把国家荣誉扛在肩上。遇到困难时,他们主动向上级汇报,积极与越方对接,寻找双方合作共赢的解决方案;追赶工程进度时,他们集思广益,努力克服台风、暴雨和高温暴晒天气等影响,充分利用晴天加班加点施工等方法,与越方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敢拼才会赢。中越北仑河二桥全体参建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为人先,严谨实干,发挥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克服了跨国界、协调难、任务重等不利因素,取得了来之不易的优异成绩,20193月,中越北仑河二桥通车,实现临时开放。

中越北仑河二桥实现临时开放后,东兴口岸单票货物正常通关时间节省至少30分钟,年货运量提升50%以上。2019年东兴市出入境货运量72.5万吨,增长65.6%;出入境车辆7.2万辆次,增长52.2%;口岸出入境人数达1229.4万人次;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331.7亿元,增长30.1%,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居全国沿边开放城市前列。

中越北仑河二桥就像一根“金扁担”,肩负着伟大使命,对促进中越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让中越友谊泛起更加明媚的涟漪,开启中越乃至中国-东盟交流合作的新征程。

图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口岸北仑河二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