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新媒体信息

老口渡口的美丽蝶变

2023-07-25 08:33     来源:广西交通新闻中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大船尾接小船头,

北调南腔语不休。

照水夜来灯万点,

满江红作乱星浮。

小艇如梭去复回,

满江如市月明开。

船头刚买鱼生粥,

 船尾猪蹄粉又来。


这首《邕江杂咏》描绘了晚清时期邕江两岸码头圩市货运的繁忙景象。而如今,曾经繁盛于邕江之滨的众多圩市早已如流水一般悄然逝去,遗迹难寻,但记忆中的老渡口已经在新故事中醒来……



风景怡人的老口渡口。(黄翔意 摄)



古迹新貌唤醒乡愁记忆


夏日的清晨,笔者来到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寻迹。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走过斑驳的“中和门”就是老口老街,老口老街由河边街、西胜街和大安街三条小街构成,每条街有60户。据《邕宁县志》记载,在民国年间分布于南宁城区及郊区的46座圩市中,老口圩是相当繁盛的一座,据说当时每到圩日,附近的村民都会挑着自家的货品来到这里售卖,老口渡口也停着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鼎盛时期,足有三万人同时赶集。


美丽的老口村。(黄翔意 摄) 


老街里的青砖、青瓦、深灰木板还有檐下残留着依稀可见的大字,遥想可见当年老街的繁华光景。离老口街不远的那告坡藏着一片青砖灰瓦坡屋顶的明清时期故宅民居建筑群——“覃氏大宅”,800多间古宅排列有序、布局严谨、古朴幽静,在土改时期,国歌的作词者田汉、文学家艾青等人都曾在这里居住。


那告坡覃氏大宅古建筑群。(钟庆媚 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年来,南宁市西乡塘区政府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和乡土特色示范村建设,以老口那告坡、美丽南方土改文化遗迹等为重要地标,抓好古迹修复和古村落保护,打造精品文化旅游路线。


同时,南宁市全力推进百里秀美邕江商文体旅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沿江多了骑行的专用道路,岸边绿叶红花相映成趣,连接了美丽南方和扬美古镇的老口渡口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踏青游玩、打卡拍照留念。古韵悠扬的老口村,从一个古老的村落蜕变成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美丽乡愁的好地方。


老口渡口与邕江步道相应,融为美丽画卷。(钟庆媚 摄)



美丽“蝶变”激发新活力


在老口老街沿村道而下,是老口渡口码头,老口渡口已有三四百年历史,曾是邕江上一个重要的水陆交通中转站。


夏日盛午,骄阳似火。老口村村民覃老伯乘坐渡船,从对岸的江西镇卖菜归来。“原本码头的道路比较旧,开车下去很是颠簸,现在重新铺了水泥路,不用担心菜会被颠出来了。”覃老伯告诉笔者,行人和电动车在老口渡口乘船往返可以免票,一年下来能节省上千元交通费用。


群众乘坐渡船过江。(黄翔意 摄)


老口渡口位于西乡塘区石埠街道与江南区江西镇交界处,是现今广西公路部门唯一的公路公益车渡,也成为两岸人民声息相拥的纽带和“移动桥梁”。每年都有7万多辆汽车从此过渡,长年累月,码头路面出现裂缝破碎板,且车辆乘船需人工收费,方式老旧,容易出现出现车辆拥堵等情况,给群众出行带来困扰。


改造前的老口渡口。(钟庆媚 摄)


为切实改善两岸群众出行环境,南宁江南公路养护中心今年6月投入86万元,对老口渡口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在码头引道重新铺设水泥混凝土面层;



修建排水沟铸铁盖板,防止行人踩空;



设置波形梁钢护栏,实行人车分流;



新增自动伸缩门及电子自动收费器,提高车辆收费效率;



在渡船上安装风速风向仪,确保渡船在安全的江况下行驶。



改造中的老口渡口。(钟庆媚 摄)


今年7月上旬,改造提升后的渡口正式投入使用。翻修后的渡口斜坡道路平坦,两侧坚固的防护栏,守护着过往群众的安全。暑假期间,乘坐渡船前往美丽南方、扬美古镇的游客增加,据工作人员介绍,老口渡口改造后,渡轮班次会根据当日人流量和车流量进行调整,大大缩减了旅客候船时间,获得群众点赞。


改造后的老口渡口。(钟庆媚 摄)



一渡连起两岸民生路


渡美丽环境、渡美丽产业、渡美好民生。改造后的老口渡口将邕江青山绿水、人文风貌融为一体,推动传统渡运方式向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带动西乡塘区、江南区的文旅产业发展,美丽渡口品质提升成为渡运效益最大化的抓手。


乘船去往江的西岸

到麻子畲坡广西土地改革历史博物馆,触摸广西土地改革历史文脉;去扬美古镇,探寻千年古镇文化历史底蕴。

乘船去往江的东岸

到美丽南方领略自然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乐与休闲运动;到广西郁江老口航运枢纽,近距离感受工程大坝的雄伟壮观,还有青瓦房古村落、石埠三民艺术村......


南宁西郊、邕江两岸,诸多美丽的景点,因美丽渡口串珠成链。


宏伟的老口航运枢纽。(黄翔意 摄)


“我青年时期从江西镇进城求学,就是搭乘老口渡口的渡船,当时还是拖渡,动力船在前边拖着装载船,那时候只要坐上渡船,我的求学路就走踏实了。”老口渡口附近江西中学的杜校长说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乘船的孩子长大成人,学生变成了老师,渡船也从拖渡换成了一体式车渡船,但始终不变的是老口渡口的守护与陪伴。


渡口职工守护孩子放学路。(黄翔意 摄)


每个周末,孩子们上下学,渡口职工总会贴心守护。他们提醒孩子们不要着急,排好队,安全有序上下渡船;他们经常延迟最后一班船的开渡时间,紧盯码头引道,从不落下每一个放学过江回家的孩子。半个世纪以来,“水上校车”载着心怀梦想的孩子们,从山村走进城里,走向全国。但对渡口的记忆、对家乡的眷恋,总能让他们选择回到家乡,加入乡村振兴建设大军。


绿晓万家春


邕江添雨涨



美丽的老口渡口在青山绿水间变换着四季风景,古老的渡口和村庄,正悄然焕发新的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打开壮丽的通道。


文字钟庆媚

编辑|赵桂芳

校对|朱滢

责编|覃升

审核|韦瑞雪

扫码关注我们

“广西交通”新媒体平台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