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新媒体信息

双重赋能!无人机+AI让交通巡检“会说话”!

2025-05-07 21:10     来源:交通厅新闻中心     作者:广西交科集团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日,由广西交科集团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路面灾害快速检测评价系统及对应的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通过无人机与AI技术在交通巡检中的融合应用,构建了多场景风险预警体系,全面提升了交通巡检与应急保畅工作效率。



无人机路面灾害快速检测评价系统飞行任务巡检结果展示。

无人机路面灾害快速检测评价系统目前应用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智教学工场的日常教学中,通过与高校的产学研协作,持续提升改进系统模型。目前,系统已具备裂缝、坑槽等5种以上路面病害识别能力,累计稳定飞行达293架次,飞行时间达55小时,检测路面达440公里以上,准确率达95%。与传统的人工检测评价相比,评价效率提升了40%,准确率提高了20%。该系统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规划、感知、识别等复杂作业,与传统需要手动作业的无人机系统对比,突破了以下技术难点:


全自主作业流程,系统实现无人机自主飞行、自主识别、自主锁定、自动记录与自动评估,打通从巡检到预警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大幅提升巡检连续性、作业标准化与智能响应能力。



全面风险感知,系统通过搭载高清视觉终端与红外传感器的无人机,结合AI识别与多模态分析,可快速精准识别塌陷、积水、火灾等多类病害,病害识别准确率提高20%,整体感知能力远超传统人工检测。



智能联动,系统基于智能解析与决策模型,一旦发现风险,可在秒级内完成自动预警推送与应急联动,同时生成病害坐标与修复建议,精准联动相关部门处置,整体处置效率提升40%。

无人机路面灾害快速检测评价系统具体预警事件展示与处理界面。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对应的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已在G75兰海高速茅尾海收费站至钦江大桥核心路段正式投入使用。通过AI赋能实现无人机自主规划线路、自主识别道路事故及联动取证喊话,提升应急处置效率,精准助力公路节假日疏堵保畅工作。

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指挥中心远程调度现场。

据统计,“五一”假期期间,该系统对应的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共执行72次飞行任务,飞行里程242公里,累计飞行时长超过12小时,发出36起异常告警,为交通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了客流高峰期的畅通运行。此外,突发事件响应到达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5分钟,处置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应急处置效率提升40%,为节日期间群众安全、快捷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