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新媒体信息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桥梁工程试验与检测》课程入选国家级优质课程

2025-08-01 19:30     来源:交通厅新闻中心     作者:庞彪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学院桥梁团队负责创建的《桥梁工程试验与检测》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优质课程。这标志着该校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检测技术应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随着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该学院把握行业变革趋势,将“无人机+AI”智能检测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桥梁工程试验与检测》课程教学与实践。该课程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公路工程施工员、检测员培训考证的核心内容,精准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新型桥梁检测人才的迫切需求,重点面向在校生、退役军人、路桥企业产业工人、近3年毕业大学生等重点人群开展技能培训。




聚焦实战:两大桥梁变身“智慧课堂”


课程团队自2024年起,依托南宁市蒲庙大桥和南宁绕城高速公路大冲沟特大桥这两座具有代表性的复杂结构桥梁,联合广西交投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沉浸式“实战化”培训基地,成为课程建设的核心亮点。

在蒲庙大桥,学员们系统学习如何操控搭载高清云台相机的无人机,安全、稳定地抵近桥梁各关键部位,特别是针对拱肋、吊杆锚固区、桥墩水位变动区等传统检测难以全面覆盖的区域,进行高分辨率影像数据采集。

学员在蒲庙大桥现场参加“无人机+AI”桥梁智能检测培训。

在大冲沟特大桥,培训聚焦于超高索塔(132.7米)、密集斜拉索(160根)、大跨径(主跨332米)带来的独特挑战。学员们实践无人机在百米高空复杂索网环境中的精细化飞行路径规划、避障操作,以及如何利用无人机近距离(如距桥体6米内)精准捕捉索塔表面、斜拉索PE护套、高墩顶部的细微病害。

学员在大冲沟特大桥现场参加“无人机+AI”桥梁智能检测培训。




技术赋能:破解痛点,提升效能


培训的核心在于掌握“无人机+AI”协同作业的完整流程:


智能采集:学员熟练运用无人机,实现对桥梁隐蔽、高危部位的全覆盖、无死角高清影像数据采集,大幅降低高空作业安全风险。


AI识别:学习将采集的海量影像数据导入AI智能诊断系统。系统能自动识别桥梁裂缝(精度可达0.15毫米)、锈蚀、剥落等病害类型,并精确测量其尺寸。


三维映射与报告生成:掌握如何将AI识别的病害结果直观映射到桥梁三维数字化模型上,并一键生成专业、规范的检测评估报告。

这彻底改变了传统依赖人工攀爬、桥检车辅助,效率低且存在盲区的作业模式,显著提升了检测的精准度、全面性和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和检测成本。

学员运用无人机对桥梁进行数据采集。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国家级优质课程的认定,是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生动体现。课程团队紧密对接产业前沿技术,将企业真实的项目需求、技术标准、操作规范转化为教学内容,确保学员所学即所用。学员在真实桥梁场景下锤炼出的过硬技能,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一线,有效缓解了智能检测领域的高技能人才缺口。同时,该学院通过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培训和联合技术攻关,有力助推了智能检测技术在广西200余座桥梁的推广应用,加速了交通基础设施管养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进程。

未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国家级优质课程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无人机+AI”桥梁智能检测技术的培训内涵与科研合作,不断提升重点人群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安全畅通、服务广西交通强区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坚实的职教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