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新媒体信息

壮韵天工|6天“拆旧架新”,百色南环线关键枢纽建设实现突破

2025-11-04 21:00     来源:交通厅新闻中心     作者:周维新 李旺 班鹤赢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机器轰鸣交织,工程车辆穿梭不息,近日,在百色市南北过境线公路(百色市南环线)(以下简称百色南环线)项目建设现场,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300余名建设者历经6天的连续作业,高效完成上宋枢纽互通12跨旧桥拆除、40片T梁架设及1跨钢箱梁吊装任务,为项目冲刺全线通车目标扫清了关键障碍。

上宋枢纽互通“拆旧架新”施工示意图。

上宋枢纽互通是连接多向交通的关键节点。改建前,该互通仅通过4条匝道实现乐业、南宁、百色、昆明四个方向的交通转换。此次改建将新增4条匝道,使总匝道数达到8条,未来可实现乐业、南宁、百色、昆明、田阳、靖西六向交通转换。本次施工的核心是对上宋右江大桥进行“拆旧架新”,即拆除12跨旧桥,同步新建一座由“2×30米预应力T梁+2×40米预应力T梁+15米钢箱梁”组成的组合桥梁。

三重难点交织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施工期间需全封闭原互通四条匝道,四个方向交通临时绕行,车流疏导压力大。且要在6天内完成桥梁“拆旧架新”,20天完成枢纽互通改建全流程作业,面临工期紧、任务重等多重困难。

施工作业面空间狭窄。


01
“空间挤压”难统筹

旧桥拆除与新桥建设需同步开展,空间资源极度紧张。有限作业面内要容纳拆桥的切割设备、吊运机械,预留新桥建设的材料堆放区与施工通道,还要及时清运拆桥废渣,各环节需在同一空间及时推进,任何环节调度滞后都可能引发拥堵,影响施工进度,精准统筹难度陡增。

02
“任务叠加”难衔接

桥梁“拆旧架新”需在6天内完成高强度作业:将4联连续梁精准切割为104块单重约147吨的梁体,既要保证切割精度避免结构坍塌,又要确保梁体及时安全卸除,同时同步跟进新桥梁体架设,“拆”与“架”工序衔接需严格把控。

切割、卸除旧右江大桥梁体。


在完成桥梁“拆旧架新”的同时,项目还要20天内同步完成枢纽互通匝道路基土石方挖填、挡墙浇筑、防排涵施工、水稳层铺设、沥青面层摊铺及交安设施安装等分项工程,需要集中投入大量施工资源,更需确保各工序无缝衔接,避免某环节延误,影响整体工期。

03
“管线迷宫”难破解

在完成桥梁“拆旧架新”的同时,项目建设团队要完成原旧桥运营所用电缆、光缆及沿线村民生活自来水管的迁改。各类管线布置错综复杂,且分属不同管理主体,迁改标准、施工节奏存在差异,交叉作业时易出现工序冲突。同时,迁改期间还要保障村民出行便道通畅,施工组织协调难度极高。

巧妙破解难题


面对多重挑战

项目建设团队联动相关单位

强化协同交流

以“技术创新+高效调度”突破瓶颈

↓↓↓


定制方案控风险

为保障施工高效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团队针对交通流量大、拆桥时间紧等难题,全面勘察桥梁结构、评估环境风险,“量身定制”旧桥拆除和新桥架设方案,明确绳锯切割、机械凿除的位置及构件的转运路径等关键操作环节,确保每一步施工安全可控。

项目建设团队每日工作总结例会。


技术引进破限制

新右江大桥2号墩、3号墩、4号墩与旧桥平面交叉冲突,旧桥拆除前,须完成新桥桩基、墩柱及盖梁的施工,但旧桥桥下净空仅8至9米,且毗邻右江,地下水位高、易塌孔,常规旋挖钻无法施工。针对这一难题,项目引进超低净空旋挖钻技术,采用全护筒跟进工艺,安全高效完成新桥桩基施工。

新右江大桥T梁架设。


资源调度提效率

项目通过优化土石方调配方案,利用现有环岛进行清运弃土,并投入15台套设备构建“循环清运线”,旧桥拆除废渣回收率达100%。同步安排专人全程驻守施工路段与临时绕行通道,实时疏导车流、防范风险。此外,在人员配置上,调配项目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一线劳务人员共300余人,明确各岗位职责与交接流程,确保“人休机不停”;同时,聚焦新桥架设关键工序,将架桥机增至2台,单日架梁突破12片,在紧凑工期中“挤”出关键时间窗口,为后续匝道改造等工序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新右江大桥桥面铺装现场。



经过紧张施工

百色南环线上宋枢纽互通改建段

各项建设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已于11月3日通过交工验收

即将恢复通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