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4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03-21 15:38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一、2024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交通运输部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坚持干字当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始终保持努力干成一件事的坚定信念,勇做改革发展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8个方面工作:

一是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平陆运河,实现“三零”目标,累计完成形象投资约470亿元、开挖土石方2.66亿立方米,进度双双过半,施工总体质量良好。强化规划支撑引领作用,启动“十五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编制,推动《北部湾港总体规划(2035年)》等获批。全力保障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021亿元,切实发挥促投资稳增长作用。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高铁总里程突破24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普通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占比80%,新增生产性泊位36个。持续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争取补助资金343.12亿元,同比增长66.34%;26个高速公路项目获用地批复超1.1万公顷。

二是交通运输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加快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完成营业性客运量3.3亿人、货运量23.7亿吨,同比增长4.5%、3.8%;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达7.1亿吨和1080万标箱,同比增长7.3%、12.8%;邮政业务总量286.9亿标准量,增速全国第1。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大“公转铁”“公转水”力度,完成铁路货运量1.1亿吨、水路货运量4.9亿吨、公路货运量17.7亿吨,海铁联运班列开行超1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高质量发展入选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长洲船闸年过货量位居全国天然河流船闸年过货量首位。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获得国家批复。全力提升客运服务水平,全区14个设区市高铁全覆盖,打造618.5公里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最美赛道”,推进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等更贴近民生实事落实,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民航客运航线实现省会通、东盟通。持续推动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开通中国至越南首条“跨境公交”线路,南宁至下龙、海防国际直达客运线路常态化运行,中越直达货运实现“厂到厂”“门到门”运输服务。

三是服务区域重大战略有效实施。加力建设开放通道,推动南宁至河内高速公路越方最后“断点”路段实现开工建设,龙胜至宜州段等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黄百铁路、柳广铁路、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合湛铁路、南宁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南湛高速广西段建成、广东段开工,南珠高铁南宁至玉林段等一批通道项目建成运营。加力建设开放枢纽,北部湾国际枢纽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稳居全国前十,具备30万吨级油轮、20万吨级散货船等世界主流大型船舶靠泊能力。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开港首航。吴圩机场“双枢纽”加快建设,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23%。加力构建开放网络,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6个国家及地区的548个港口。集装箱航线通达东盟国家及全国主要沿海港口,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深度连接广西与东盟及南亚。中越跨境直通班列同比增长71%。加力拓宽开放合作空间。参加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及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等系列重要活动,发出广西交通好声音。加强与巴拿马、越南等国家在运河建设、互联互通等方面合作。加强与亚投行、新开行等新兴国际金融组织合作。与香港运输及物流局签订《桂港交通物流专责小组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成通畅工程732公里、提升工程2623公里、安防工程331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761公里、总里程突破15.7万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自然村(屯)通硬化路比例达到99%、93.7%。稳步推进公路养护改革,6个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顺利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82个县中心、超1.3万公里公路实现日常养护市场化,2个项目入选国家公路现代化养护工程试点。着力促进农村客货邮高质量发展,建成57个农村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开通客货邮站点393个、合作线路49条。农村快递揽收量超1.1亿件、投递量超6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8%、15%。

五是交通运输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等8项工程荣获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信都至梧州高速公路等17个项目荣获“真武阁杯”奖,广西现代运河实验室正式成立,组织认定一批科技创新联合体、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加快建设智慧交通,2个项目入选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8个应用场景获批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北斗船舶总运力超1730万吨。加快发展绿色交通,平陆运河绿色航道建设试点等3个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新建2348个新能源充电桩,建成LNG动力船26艘,北部湾港集装箱泊位岸电覆盖率达100%。推进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获得交通运输行业设备更新补贴资金近4亿元,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7辆,报废更新老旧营运货车4761辆、老旧营运船舶7艘,推动超1万辆老旧柴油货车退出道路运输市场,新增出汽租车约2万辆。

六是行业安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公路水运行业连续8年保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铁路、民航、邮政领域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全行业未发生系统性风险,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扎牢行业安全发展基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查整改隐患超4万个,完成核查处置3608条。启动应急响应13次,成功应对极端天气,抢通普通国省干线公路55条450段。组织开展在役高速公路设计回溯工作,完成回溯报告144份。开工建设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广西南宁)储备中心。强化科技兴安赋能,建成各类监测预警系统153套,高速公路专业监测设备安装总数达3334套,启用279个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点,“百吨王”超限率降至0.27%。加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完成铁路线路封闭95.1公里,排查整治高普铁线路安全环境隐患问题971处,开展大客车违规异地经营专项整治,实施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完成1246公里普通国省道公路和3678公里高速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防范化解行业债务风险,支持符合条件的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变更为经营性高速公路,新增银行贷款约740亿元,释放超330亿元专项债。完成9条高速公路、约770亿元存量债务结构优化协议签订和670亿元存量贷款置换工作。

七是行业现代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健全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推动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出台,一体推动公路、道路运输、港航等法规规章修订,稳步开展治超、航空等法规前期立法工作。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质量效能,全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平稳落地,推行轻微违法免罚、“631”说理式执法模式,全区首违不罚、轻违免罚同比增长24%、75%。优化交通运输领域营商环境,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在全区率先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上线下同步办理,机动车维修企业“一件事”实现多部门多项许可事项一次办理。全区大件运输审批工作提速81%,群众满意度超过99.9%。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跨省通办”办理成功率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完善可持续的交通投融资体系,推动地方2个收费公路项目按新机制模式成功选定投资人。运用新型融资工具直接融资约600亿元、交通投资基金投贷联动融资约300亿元、新增银行贷款超1100亿元,获得“桂惠贷”950亿元,融资成本降低约12亿元。

八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深化创新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以案示警,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实地教育、清廉家庭家风宣讲,引导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成厅机关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落实“三定”具体方案。推动成立快递行业党委、道路运输行业党委,推动落实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两类群体党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促改工作,扎实开展清廉广西交通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持续深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拔处级领导17名,职级晋升17名,调整交流干部26名。完成交通工程系列交通行业职称评审408人。成立广西交通运输工匠学院和两所公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组建国家级中国—东盟智慧港航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中国—越南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推进群团和精神文明建设,行业职工文化健康文明、昂扬向上。

二、2025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安排

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公路、水路、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5%、3%、1.8%,民航旅客、货邮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1%,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2%,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1.1万班列。

重点做好以下9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平陆运河。推进运河建设再提速,抢抓施工黄金期,完成年度投资170亿元、土石方开挖3900万立方米,力争8月船闸金属结构安装。推进运河管理再强化,抓好风险防控、质量管控和施工组织,实现“三零”目标。做好从“建设”到“运营”、从“工区”到“景区”的适应性转变,提前谋划运河建成后的管理运营工作。推进运河效益再挖潜,持续总结提炼平陆运河“三大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加快建设江海联运作业区,持续推进江海直达船型研发等研究,加快平陆运河经济带交通运输规划印发实施,推动开展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有序推进与运河高效衔接的水运体系建设。

二是加速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铁路方面,加快建设黄百铁路等7个在建项目,建成崇凭高铁,力争开工云桂沿边铁路等项目。公路方面,加快建设南宁至百色改扩建等项目,建成上思至峒中等高速公路,推进泉南高速全州至桂林段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等项目,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水运方面,加快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等21个项目,推动北海港铁山港区航道三期等7个项目完工,加快推进右江航运提升行动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防城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等9个项目。民航方面,加快建设南宁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工程等项目,建成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贺州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中南地区(南宁)管制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工程。邮政方面,全力推进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建设,推进“快递进厂”。综合枢纽方面,加快推进南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构建以南宁国际铁路港公铁联运、吴圩国际机场陆空联运为主体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

三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供给质量。深化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全面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加快推动一批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项目建设,推动西江航运干线航道扩能升级。规划制定“一环四纵五横”的高速公路大件运输主通道及连接各市的衔接通道。提升南宁机场集疏运能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超1.1万班列,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7%以上。提升客运出行服务品质,增加开往外省地区的高铁动车,完善国内航线网络,打造“首乘”旅客服务品牌,大力发展旅游精品线路班线,提升群众出行体验。

四是发展壮大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加速创新场景开发,研究制定“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方案,参与AI赋能交通“十百千”创新工程试点。出台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中长期规划及三年实施方案。拓展创新产品应用,加快行业智库联盟和“数据大脑”建设,推动北海侨港客运码头数智港航一体化试点成果推广应用,积极申报第二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强化创新成果打造,推广全路域全航段场景光伏绿色供能试点建设模式,打造一批公路、水路、民航等领域旅游客运精品,培育发展路衍经济、低空经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制定出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年度评估工作实施细则,探索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电动重卡走廊”等绿色交通试点项目规划建设,推进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

五是全力做好行业安全稳定工作。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三十条”硬措施和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坚决压实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强化行业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监管执法效能,优化安全监管方式,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举报渠道。加强风险源头防控,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领域重大风险会商研判机制,抓好春节前和“五一”前后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行动,规范网约车等平台经营行为,及时有效防范处置行业各类矛盾纠纷。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开展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统筹推进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集中整治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渡运安全月”专项活动,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保通保畅能力建设,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程序,推动组建广西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综合交通运输应急联动机制,基本建成省级高速公路监测预警系统和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广西南宁)储备中心。

六是全面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出台全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意见,抓好收费公路政策优化等重点任务落实。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开展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建设先行探索,持续提升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水平,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交通运输法治建设,推动出台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修订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加快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立法进程,全面推广“631”说理式执法新模式,深入推进行业乱象治理。

七是有力支撑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实施。全力通江达海链全球,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加密东南亚航线,布局远洋航线,打造精品直航航线。高水平建设八桂水运网,加快落实内河航道和港口布局规划,有序开展右江航运提升行动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南宁至贵港3000吨级航道工程等项目建设。聚力内畅外联向东盟,推动谅山至河内、芒街至下龙至海防标准轨铁路规划编制。推进联通峒中、平孟、硕龙等口岸高速公路建设,协同推动茶岭至同登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G219沿边公路提级改造。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建设,打造南宁机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齐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合湛铁路、梧昭高速公路等省际通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桂江航道等项目建设,推动南衡新高铁、湘桂运河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出台交通支撑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基本实现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推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巩固深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成果。

八是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务实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做好交通强国试点任务验收工作,复制推广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价值的试点成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未开工项目前期工作,紧抓平陆运河等一批牵引性工程,确保“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主要发展规划目标全面完成。全力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推动“一总七行八专七专题”规划体系和重大问题研究,高质量完成“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项规划编制工作。

九是持续加强行业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推进清廉广西交通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扎实做好各级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效能,加大机关党建工作综合督查力度,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打造特色交通党建品牌,抓好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和快递员群体党建工作。锻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持续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组织评选广西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实施教师创优工程和高层次人才增量计划。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讲好新时代广西交通故事。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