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中长期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 “十二五” 节能减排规划

2012-01-29 10:5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交通人的历史使命。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以营业性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港口生产为规划重点,以2005年为基年,以2015年为目标年,提出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 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将为进一步深化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017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74公里,一级公路达876公里,二级公路达8646公路。航道总里程达5591公里,其中二级航道达291公里。全区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达到49个,总通过能力达到12181万吨,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036万吨,实现2000吨级船舶从贵港直航广州。2010年营业性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达1173.45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达695.32亿人公里。2010年营业性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达861.99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达1.78亿人公里。
  (一)节能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能源消费现状
   “十一五”期间广西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2010年达到7918.97万吨标准煤。
  表1 广西能源消费一览表 单位:万吨标准煤

时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能源消费总量

4980.64

5514.69

6136.67

6647.78

7074.96

7918.97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467.02

542.47

591.64

664.06

691.90

758.35

注:该表数据来源于2006年~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 交通运输行业是重点终端用能行业,是石油消费的大户。
   “十一五”期间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消费品种以石油为主,总量增长迅速 广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2010年达到758.35万吨标准煤,占广西能源消费总量的9.58%。广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能源消耗中,石油消耗量占90%以上,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营业性公路水路运输是广西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主体 “十一五”期间广西营运车船及港口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总能耗中的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车船及港口能源消费是广西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费主体,其在整个行业能源消费中所占比值较大,最低占比值也达到了69.37%。 2005年广西营运车辆综合单耗为9.95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其中营运货车单耗为8.86千克标准煤/百吨公里;营运客车单耗为12.26千克标准煤/千人公里。 2005年广西营运船舶综合单耗为13.3千克燃料油/千吨公里,其中内河船舶单耗为14.5千克燃料油/千吨公里,海运船舶单耗为8.2千克燃料油/千吨公里。 2005年广西港口生产综合单耗为5.34吨标煤/万吨吞吐量,其中内河港口生产综合单耗为3.75吨标煤/万吨吞吐量,沿海港口生产综合单耗为6.75吨标煤/万吨吞吐量。

 2.节能工作现状

“十一五”期间,广西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加强节能监督管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开展工作 广西交通运输厅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近年来,相继组织开展了广西交通系统节能减排攻坚战行动以及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周宣传活动;参与了交通运输部“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举办了广西交通系统节能减排培训班;实施了广西交通系统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并完成了2008年广西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港口普查等一系列与节能有关的工作。 (2)明确工作目标,超额完成任务 通过全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的共同努力,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即:与2005年相比,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了6%左右,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了2%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了8%左右(计划完成5%),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2%左右。为“十二五”广西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节能效率 “十一五”期间,广西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路面铺装率由2005年的39.94%提高到2010年的51.32%。此外,随着港口建设的发展,航道加深、泊位长度增加,港口建设逐渐朝专业化、大型化方向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明显改善和路网结构的逐步优化,为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改善运力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广西营运载客汽车中大型车所占比例逐年增大,目前大型车所占比例已由2005年的18.60%增加到2010年的36.90%;水上营运货船的平均载重吨位也逐年增加,船舶运力在近几年得到较大的提升。广西公路水路运输运力结构的不断改善,运输装备朝着大型化、专业化趋势发展,将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对行业节能减排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5)强化行业管理,促进节能效果 近年来,广西交通运输行业通过加强运输组织管理,实现管理挖潜增效。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交通运输部和自治区相关法规政策,大力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行业节能管理意识。另一方面是以体制改革为契机,强化运输市场监管,不断提升运行效率和运输组织管理水平。此外,通过举办节能减排业务培训班、制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和开展节能减排示范工程等一系列活动,推动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3.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石油依赖性较大。从对广西交通运输行业及其能耗的基本情况调查可知,广西交通运输行业综合单耗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形势,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在结构性节能、技术性节能、管理性节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性节能有待于完善。一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畅、运输车型大小比例不尽合理,尚未形成有效的协调配合,使综合运输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占比较高,公路路面铺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网络化程度有待提高。三是等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和航道等级还有待优化和提升。四是万吨级以上专业化码头泊位仍需加快发展。五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较低。 (2)技术性节能有待于加强。一是节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节能效果好的核心技术;二是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三是行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公众出行和物流信息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  (3)管理性节能有待于提高。一是交通运输节能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机构、人员、资金、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统计基础工作薄弱,基础数据缺乏;三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行业监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四是运输市场发展滞后,道路运输和航运市场呈现“多、小、散、弱、乱”等特点,集约化与规模化程度较低。  
  (二)减排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污染物排放现状

根据《2006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计算,广西2005年营运车辆尾气CO2排放量为655.34万吨,单车CO2排放量为19.82 kg/百吨公里。随着汽车拥有量的持续增加,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根据调研,广西海洋营运船舶产生的污水基本都得到了回收利用或由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理,废水的排放基本符合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而内河营运船舶的污水处理情况不容乐观。内河营运船舶产生的废气包括主辅机废气、液体散货挥发产生的废气及固体散货粉尘;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等,一般情况下在码头集中处理,有的达不到环保要求。此外,广西港口企业特别是早期建成的港口,缺乏足够的、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

2.减排工作现状

近年来,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不仅在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在减排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严格执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对未达到国家规定新车排放标准的车辆不予办理登记手续;对排放量大、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尾气排放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高排放车辆,通过加强日常监督,加大执法力度,控制行驶里程等措施,促进老旧营运车辆淘汰更新。
  (2)加强船舶废水管理和处理 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含油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纳污水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广西在执行国际、国家相关船舶废水排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对船舶废水的管理和处理要求,机舱水、舱底残油废水必须强制回收不得排放,其他含油废水和生活废水由有资质的单位接受处理,减少了船舶废水排放对纳污水体的污染。
   3.减排工作存在问题
  (1)管理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部分道路运输经营者不重视车辆技术管理,使得部分运输车辆不能保持较好的技术状况;部分检测机构或维修企业在道路运输车辆定期综合性能检测、二级维护竣工检验中对尾气排放检测执行力度不够,加上尾气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客观上也给严格执行尾气排放标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目前还有部分老旧车辆、技术状况差的车辆上路行驶,难以有效管理。
  (2)资金不足。新的技术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广西交通运输行业目前节能减排高新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差,资金缺口较大。已有的节能减排技术因资金不足,也难以推广应用。
  (3)船舶、港口环境保护管理不完善,相应的处理设施不足。目前,广西水运船舶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同时相关污染物处理单位在专业化、服务化、市场化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  
   二、形势与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缓解能源环境压力,迫切要求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在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构成中,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耗的车船用燃油(主要是汽油和柴油)是主体,约占整个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近70%(按当量计)。据测算,全国汽油消费量的90%以上和柴油消费量的50%左右被各种交通工具所消耗,而且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车用燃油消费量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将成为缓解能源压力的必然选择之一。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切要求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石油资源尤为紧缺,人均可采石油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7%,石油消费大量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的警戒线。交通运输业是全社会仅次于制造业的油品消费第二大行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能源的支撑,有效节约和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能源,既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促进交通运输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加快建设节能型交通,着力提高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三)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大力提升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广西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广西的公路总里程较2005年增加了64.1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将逐步成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重要领域。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任务也日益加重。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大力提高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

(四)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竞争力,迫切要求提升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水平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与应对环境问题的新引擎,节能减排已成为新时期交通运输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但归根结底是企业经营成本、管理服务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核心实力的综合竞争。当前,能源成本约占交通运输企业生产总成本的30%~40%左右。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能源紧缺和油价上涨等大背景下,能源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成本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切实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营造和谐、高效、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环境,提升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拓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空间,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
    三、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标准规范、市场准入、监督管理、科技创新、信息服务等手段,在全行业进一步树立节能减排意识,促进广西交通运输健康持续发展。探索建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营造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全行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发展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节能减排与交通运输发展相统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发展中节能、以节能促发展。把加强节能减排作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努力实现交通运输持续发展与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不断改善的协调统一。
    2. 坚持节能减排与提升服务水平相促进。统筹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效率,兼顾能源节约利用和运输服务质量。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大力推进能源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坚持效率优先,着力提高交通运输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小的能源代价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3. 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协调。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激励、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市场准入、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宣传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政府对节能减排的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企业作为节能减排主体的作用,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形成以政府交通运输部门为主导、交通企业为主体、全行业共同参与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4. 坚持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既注重提升理念,加强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软环境建设,推动管理创新,挖潜增效;又注重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研发和推广先进高效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增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能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CO2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结构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完善,内河航运承运比重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明显提高,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运输车辆、船舶、港口机械与施工设备的大型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交通运输装备结构更加优化;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所提高,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技术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果。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与产品推广水平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主体,节能减排服务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管理性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运输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全行业节能减排理念与素质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战略规划体系、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管组织体系和统计监测考核体系。节能减排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主要指标

     ——能源强度指标:到2015年,与2005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8.6%(同比2010年下降3%)左右,其中营运客车下降3%(同比2010年下降2 %)左右,营运货车下降10%(同比2010年下降4%)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同比2010年下降8%)左右,其中海洋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4%和15%(同比2010年分别下降7%和9%)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5%(同比2010年下降3%)左右,其中内河港口和沿海港口分别下降3%和8%(同比2010年分别下降2%和4%)左右。
     ——CO2排放强度指标:到2015年,与2005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9.0%左右,其中营运客车、营运货车分别下降6.0%和10.0%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14.5%左右,其中海洋和内河船舶分别下降14%和15%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CO2排放下降5.5%左右。

   四、主要任务

 (一)节能主要任务

    1.公路运输节能主要任务
    ——结构性节能 加大公路网络化建设,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加快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发挥公路网络效益,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效率;优化路面等级结构,提高路网路面铺装率。强化公路养护,全面改善路面状况,提高国道省道路面优良率,建立良好的公路运输行驶环境,降低不良行驶状况带来的能源消耗。 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优化公路站场布局,建设以公路运输枢纽为龙头、一般性汽车客货运站(点)为辅助,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公路站场服务体系。围绕南宁、柳州等国家运输枢纽,重点建设综合客运枢纽站场、集装箱中转站、现代物流园区(中心)、公路快速客货运输站场等,逐步实现铁路、民航、城市公共交通与公路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和高效无绝衔接。 优化车辆运力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引导营运车辆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营运货车的平均吨位;加快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车辆以及短途集散用的轻型低耗货车,逐步提高大型车的载重吨比重,降低中型车的载重吨比重,形成以小型车和大型车为主体、中型车为补充的车辆运力结构;大力推进运输车辆的柴油化进程,提高柴油在车用燃油消费中的比重;推广拖挂甩挂运输,开展拖挂甩挂运输试点。
   ——技术性节能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研发应用,逐步实现智能化、数字化交通管理。重点开展高速公路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客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货运信息服务网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公路运输市场的数字化、网络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推广车辆节能技术,认真组织实施节能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做好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的宣传、落实工作,推广汽车节能技术,鼓励企业使用节能产品,为交通运输企业的节能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管理性节能 加强运输组织管理,建立能耗定额考核制度。强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提高道路运输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利用回程运力,降低车辆空驶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能耗定额考核机制,对油耗超过能耗定额的司机进行处罚,对油耗低于能耗定额的司机进行奖励,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推动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引导私人交通转向公共交通,降低全社会的能源消耗水平;积极推进运输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提高实载率和运输效率;严格运输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准入的门槛,对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大力推进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鼓励客运企业运用资本运作和市场竞争方式对班线客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道路客运企业集约化水平;完善出租车调度预约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强化节能驾驶培训,推广节能驾驶技术。制定汽车节能驾驶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培训教材和操作指南,积极推广模拟驾驶,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加大节能驾驶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汽车驾驶员的节能意识、技能与素质。

 

 表2 公路运输“十二五”节能目标分解

项 目

2015年

单位能源强度指标

营运车辆综合单耗

下降8.6%左右

客 车

下降3%左右

货 车

下降10%左右

分解

目标

类别

主要任务

具体目标

节能效果

结构性节能

优化路网结构

(不含村道)

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18.7%

路面铺装率≥65%

国道省道中优良率≥75%

1.5%

优化能源结构

(折算成标准煤)

客车柴油比例≥60%

货车柴油比例≥90%

1.0%

0.8%

客车替代燃料比重≥2%

0.1%

优化货运运力结构

普通货车平均吨位≥4.4吨/车

每年车辆更新率≥5%

1.8%

技术性节能

发展智能交通技术

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60%

ETC覆盖率≥30%

1.0%

管理性节能

企业加强能耗管理,建立定额考核机制

能耗定额考核机制的企业占比≥70%

1.0%

提高运输效率

货运里程利用率≥66%

2.0%

推广节能驾驶

节能驾驶培训普及率≥30%

3.9%

 

 注:以2015年营业性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计算得到营运车辆综合单耗的预测值。

    2.水路运输节能主要任务
    ——结构性节能 提升内河航道等级。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通过提高航道等级和改善航道条件,提高航道标准和通航保证率,全面提升西江黄金水道航运能力和整体通航能力。 优化船舶运力结构。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优化船舶的吨位结构,推动营运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重点发展专业运输船舶。加快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老旧船舶,最大限度地降低老旧船舶的数量。
    ——技术性节能 大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积极研发新一代节能型运输船舶,优化船舶主尺度线型及其自重的设计,优选先进的推进器和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鼓励船舶提高平均载重吨位,并向大型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加快淘汰内河运输木质船、水泥船、挂桨船等高耗能污染大的落后船型,积极推进内河船型的标准化工作。 推广船舶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优化电子喷油控制装置、节油减烟器、精确导航系统设备等先进适用节能技术,降低船舶航行运营能耗水平;推广应用主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主机排气管扩压、轴带发电机等节能技术,降低船舶辅助用能水平;推广航标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型航标灯器,鼓励在航标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光源和新能源;推广和应用新型燃油添加剂等节能产品,提高能源效率。 研发推广使用新能源。研发推广新型船用替代燃料,推广使用岸电、风力驱动技术,适度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逐步改善船用燃油质量。降低能源的消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管理性节能 加强组织管理,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大力推进内河航运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船舶营运组织效率和节能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合理组织货源,保持货流平衡,通过货运集约化经营、船舶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等方式提高船舶载重量利用率。 制定考核办法,完善能源管理。加强船员节能教育培训,提高船员队伍节能素质,完善企业能源管理,严格节能考核,建立定额考核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船舶维修保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推广船舶经济航速,降低能源消耗。船舶在经济航速下单位周转量能耗最小。在不影响船期的情况下,推广和优化经济航速,特别是加强海运船舶经济航速管理,推行减速航行,可以有效降低燃油消耗。 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运输效率。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管理手段,切实加强船舶运输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推广西江航运干线船舶过闸免停靠、过闸调度技术的应用和相关系统的建设,解决传统报港方式存在的船舶停靠频繁、能源浪费严重、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推进内河船舶运输节能减排工作。
  表3 水路运输“十二五”节能目标分解

项 目

2015年

单位能耗强度指标

营运船舶综合单耗

下降15%左右

内河船舶

下降15%左右

海运船舶

下降14%左右

分解

目标

类别

主要任务

具体目标

节能效果

结构性节能

提升内河航道等级

内河三级以上航道比重≥18%

7.0%

船舶吨位结构

内河船舶≥500吨

海运船舶≥2500吨

技术性节能

推广标准船型

内河货运船舶船型标准化率≥50%

1.5%

推广船舶节能技术应用

应用率≥70%

3.0%

推广适用节能产品

应用率≥60%

2.0%

管理性节能

企业加强能耗管理,严格节能考核措施

实施率≥70%

1.0%

加强经济航速管理

应用率≥70%

1.5%

西江航运干线船舶过闸免停靠、过闸调度信息服务系统

覆盖率≥85%

1.8%

注:以2015年内河和海洋运输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计算得到营运船舶综合单耗的预测值。 
   
    3.港口生产节能主要任务
    ——结构性节能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提高港口生产效率。优化广西各港口布局、功能定位,推进港口专业化分工。加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完善专业化运输系统布局,完善港口集疏运设施,提高集疏运效率。全面推进港口技术改造工作,加大老码头更新改造力度,提升现有码头设施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港口生产能耗。 强化港口节能设计,调整港口能源结构。优化港口总平面布置及装卸工艺、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加大老港区的电网改造力度,加大专业化码头泊位建设,加强岸电等船舶节能措施配套工程建设。优化港口装卸作业流程与运输组织结构,减少中间作业流程,推广专业化装卸系统。通过“油改电”、能源替代、新能源利用等方式,调整港口能源结构,减少对石油、煤等能源的直接依赖,提高电力所占的比例。
    ——技术性节能 强化港口节能技术推广与应用。积极推广使用港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能源。在大型化专业码头中推广变频调速、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推广港口装卸设备“油改电”技术,推广应用电能回馈、储能回用、岸电等绿色节能技术,以及电动水平运输车辆等新工艺技术。推广绿色照明工程,加强照明和空调系统等辅助用能节能改造技术。加快港口装卸机械技术升级改造,更新改造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旧设备,提高港口装备的整体技术水平。 加快港口智能化建设,促进港口物流发展。推广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集装箱码头集卡全场智能调控系统和智能化数字港口管理技术,加快推进港口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
    ——管理性节能 强化港口生产运营管理,降低港口生产能耗。针对重点物资及大宗货物,加强港口生产组织、协调,做好与铁路运输在内的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工作,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充分利用识别、跟踪和调度技术,优化运输工具和货物的组织调度,加强货场管理和港区内运输组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和生产工艺流程管理,提高货物集疏运效率、装卸设备利用率和港口生产作业效率,实现港口生产系统经济运行,降低港口生产能耗。 加强港口节能管理,加大节能培训力度。建立港口定额考核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港口生产节能操作规程并严格实施,提高港口节能管理水平。开展港口节能操作培训,加大港口生产工作人员,特别是节能管理人员和港口机械操作人员节能培训的力度,提高全员的节能意识和操作技能。
     表4 港口生产“十二五”节能目标分解

项 目

2015年

单位能耗强度指标

港口生产综合单耗

降低5%左右

内河

降低3%左右

沿海

降低8%左右

分解

目标

类别

主要任务

具体目标

节能效果

结构性

节能

强化港口工程节能设计,调整港口能源结构

宏观实现节能

3.0%~4.0%

万吨级以上泊位数量

≥100个

技术性

节能

岸边起重设备节能技术应用

应用率≥40%

1.2%

采用节能型照明技术与设备

应用率≥40%

0.4%

管理性

节能

优化生产组织方式

实施率≥70%

3.0%

开展节能技术培训

培训率≥70%

建立定额考核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

实施率≥70%

注:以2015年内河和沿海港口吞吐量周转量的预测值为权重,计算得到广西港口生产综合单耗的预测值。

 (二)减排主要任务

 1.公路运输减排主要任务

  广西公路运输污染主要表现在汽车尾气的排放方面,应加速发展、普及环保型汽车,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公路运输减排主要任务表现在两个方面:

   (1)提高路面质量,减少车辆尾气排放。一方面通过加强公路网络化建设,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旧路养护,保持施工路段畅通,从而减少滞留,降低能源消耗。  
   (2)提高公路服务区污水及固体废物处理率。加强公路服务区污水及固体废物管理,提高服务区附属区的污水处理率,对服务区的固体废物进行及时收集处理,从而达到减排目的。

 

 2.水路运输减排主要任务

    广西水路运输污染主要表现在固体废物和船舶污水的排放方面,要减少船舶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危害,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船舶污染物的收集;同时,还应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水路运输减排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
   (1)推进船舶新技术的使用。优化新船型及其主尺度线型、优选低转速大直径螺旋桨等船舶新技术,可在降低船舶能耗的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达到减排目的。因此必须加大节能新技术在船舶中的推广应用。
   (2)推广清洁能源使用、研发船舶环保新技术。积极研发和推 进船舶替代能源的应用,积极推进各种环保能源的利用,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港口生产减排主要任务 广西港口生产污染物主要是固体废物、港口生产污水、初期雨水,要减少港口污染物对周边水体的危害,需要完善港口污水处理设施,对固体废物统一收集处理;同时,还应该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及加大“油改电”等节能减排方式来减少柴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港口生产减排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
   (1)调整港口能源结构。港口作业中提高电力能源的使用比例,可以大大的降低污染排放。船舶靠岸后,采用港口提供的岸电,可以节约对柴油的消费;对采用柴油等化石燃料作业的装卸设备进行电力改造,也能降低柴油的消费减少污染排放。
   (2)完善港口污染物处理设施。对港口及港口接收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减少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对港区环境的危害。加强堆场除尘抑尘措施,通过优化作业流程等,改善港口扬尘污染。此外,通过加强港口环境管理,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做好污染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维护工作,确保减排工作取得成效。

 五、重点工作

 (一)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及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广西交通运输实际,建立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及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各交通运输企

 业节能降耗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降耗措施,考核评价各交通运输企业和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依据。

 (二)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加大对高能耗运输车辆进入市场运营的源头控制力度,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营运车辆。建立健全营运车辆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加强检测监督管理。

 (三)开展公路拖挂甩挂运输试点工作

在具备条件的地市和道路运输企业开展甩挂拖挂运输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带动和促进甩挂运输在广西的发展,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和行业竞争能力,降低行业能耗,最终促进广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四)推广节能驾驶技术

倡导节能驾驶,总结和推广汽车、船舶节能驾驶技术,组织编写车船驾驶节能操作技术手册和培训教材,开展驾驶节油竞赛活动。加强对运输从业人员的节能减排教育,在从业资格培训中强化驾驶员节能减排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大力推广节油驾驶经验,提升驾驶员、船员节能素质。

 (五)大力发展智能交通

 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建设,加大高速公路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采用多种信息服务方式,积极引导车流,提高行车效率,减少收费过程中由于车辆低速、怠速行驶造成的能源浪费。在西江航运干线加快推进船舶过闸免停靠、过闸调度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覆盖不同层次客户群体需求,质量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引导公众选择最好出行时机和最优出行线路,尽可能减少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和交通拥堵等带来的能源浪费。

 (六)提升公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

运用市场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手段,加强科学管理,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整合运输资源配置,缓解供求矛盾,协调市场竞争与协作的关系,解决目前公路运输组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公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最终达到节能减排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七)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紧密结合新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多样化需求,加快发展综合运输,充分发挥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能源利用和服务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服务于重点枢纽港口、重点物流基地、综合客运枢纽的集疏运配套设施,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

 (八)开展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示范活动

继续推进“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示范活动,充分发挥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示范效应,促进企业建立节能减排的奖惩考核机制,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向纵深发展。

 (九)推广公路建设和运营维护中的节能减排技术

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领域,组织开展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温拌沥青铺路技术、公路隧道节能减排技术以及交通建设材料循环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公路建设和运营的能耗和排放。

 (十)开展绿色港口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港口码头节能设计,优化装卸工艺、设备选型、配套工程等设计,推广港口机械和车辆调度运营系统,应用并推广港口装卸机械“油改电”、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等节能减排技术,将港口打造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窗口。

 六、保障措施

 (一)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节能减排是全行业必须承担的一项长期工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切实重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认识,科学组织,周密部署,落实目标责任,建立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要逐步建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探索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机制,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
   (二)用好财政政策,争取资金支持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节能减排政策,充分利用交通运输部和地方政府“十二五”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减排工程的实施、节能减排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活动,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三)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
    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机制,形成权责明确、协调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监督管理体制。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建立与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统计分析、评价考核相适应、覆盖全行业的监测网络体系。加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广西有关节能减排法规标准,加大各领域、各环节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力度。
   (四)建立规划体系,完善统计制度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大型交通运输企业要将有关节能减排的内容纳入发展规划,并制定节能减排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并组织实施广西交通运输行业能源统计与分析制度,强化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港口生产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并纳入部门统计制度。
   (五)加强宣传教育,强化人才培养
    切实加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宣传和教育培训,着力强化全行业节能减排责任意识、提升相关人员的节能减排工作素质。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知识纳入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对交通运输行业各类从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节能减排教育培训。组织开展节能型港口、节能型工程、节能型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打好基础。
   (六)制定政策措施,实施奖励办法
    制定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鼓励节能减排环保型企业的发展,限制高能耗、低效率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索节能减排新机制,大力推行节能服务公司与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制定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奖励办法,激励交通运输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七)加快科技研发,加强合作交流
    加快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将重大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列入广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广,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转化。加强国内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种方式的国内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广泛利用国内外资源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