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精神文明建设

榜样力量|“走得通”→“走得好”,以实干书写全国先进答卷

2025-11-07 09:5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作者:张露丹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集体名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交通运输局

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


在今年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上,南宁市兴宁区交通运输局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份荣誉是对兴宁区交通运输局深耕交通运输事业、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高度认可。这份认可藏在兴宁区 “内连外通”的公路网络里,落在村屯门口的客运站牌上,映在村民签收快递时的笑脸上,更写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自治区示范县的金字招牌中。


01
破解“梗阻连接城乡,铺就发展快车道

“以前出行只能靠摆渡,如今也可以开车了。”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那笔村那河坡村民一语道出了路网升级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变。昔日,西云江水库曾是阻隔那笔村村民出行的天然屏障,如今自然村(屯)通硬化路的全覆盖,彻底结束“隔岸相望难相逢”的不便,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道路。(兴宁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近年来,兴宁区交通运输局锚定“大动脉贯通、微循环畅通”目标,持续发力完善交通路网:积极推进国道322线南宁至宾阳至黎塘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县道提升、双车道改造等工程,实现辖区72%建制村通双车道、100%自然村(屯)通硬化路的历史性突破。如今,兴宁区公路网络串联起37个行政村、341个自然村(屯),无缝衔接新柳南高速、金桥客运站、昆仑产业园及9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02
探索公路管养新路径,先行先试“兴宁经验”

2021年,南宁市兴宁区入选国家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作为广西四个试点县(区)之一率先破题。兴宁区交通运输局创新性推行县、乡、村三级 “路长制”,通过“养护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举措,构建起科学管养体系,引进专业设备、搭建“公路综合管理系统”,让每段公路都有“电子档案”。


养护人员正在开展路面清扫作业。(兴宁区交通运输局 供图)


同时,该局引入专业公路养护公司,“以工代赈”吸纳200余名脱贫户参与养护工作,实现“路有人管、人有增收”。优良的路况助力苗木、苦瓜等20余个地方特色产业壮大,带动就业5.8万人次,推动农林牧渔年产值持续增长。


南宁市兴宁区“四好农村路”。(兴宁区交通运输局 供图)


该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经验入选2021年度全国改革试点经验交流材料汇编,并在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现场会作典型交流发言,吸引10余个市、县考察学习,成为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样本。


03
“交通+”跑出民生温度,智慧赋能出行服务

“坐上‘老友公交’,逛商圈游景区一键直达!”2024年9月,装饰着兴宁区IP“南小兴友小宁”的特色公交车亮相南宁市朝阳商圈,两条线路串联广西第一商圈与广西展览馆、广西药用植物园等多个A级景区,兴宁区交通运输服务的升级让“交通+文旅”焕发新活力。


兴宁区“老友公交”。(兴宁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为优化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兴宁区交通运输局

在辖区行政村实现100%通客运的基础上

探索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路径

↓↓↓

01
交通+民生

开通6条护学、圩日客运专线和31条定制公交,解决了乡村学子上学远、出行难的问题,“点对点”服务让家长安心,城乡公共交通服务18.71万农村群众便捷出行;

02
交通+产业

K8专线连接金桥客运站与昆仑产业园,为光伏银粉、霓星电摩等新兴产业提供运输保障;

03
交通+物流

建成2个城区配送中心、3个乡镇中转站,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快递”、行政村“快递天天通”。更率先试点无人智能快递车,成为广西首个开放区域营运该设备的县区,让科技赋能“最后一百米”。


无人智能快递车。(兴宁区交通运输局 供图)


此外,该局还通过路口“微改造”、加装太阳能路灯、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织密乡村道路平安防护网,用“小投入”换来了“大安全”。


从“走得通”到“走得好”,从“运得出”到“运得快”,兴宁区交通运输局用实干诠释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埋头苦干、担当奉献”的交通精神。未来,兴宁区交通运输局将继续以初心铺就通途,为广西交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交通动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