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归档 > 2021年归档 > 交通运输脱贫攻坚行动 > 乡村建设助力交通脱贫

“美丽广西•生态乡村”道路硬化专项活动亮点纷呈

2016-07-13 08:43     来源:广西交通运输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美丽广西•生态乡村”道路硬化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各级政府、部门深入贯彻“造福百姓”的理念,结合地方农村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多方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区项目特点,积极推广和应用成熟可靠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工艺;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资源,拓展和延伸道路建设内涵,切实把道路硬化活动作为为民办实事、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工程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群众通行环境,让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
    一、扎实推进实现跨越式发展。北海市深入贯彻自治区千村公路畅通工程及道路硬化活动的重大决策,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通过三年大跨越式的发展,累计投入5.3亿元,修建了通达500多个行政村、自然村的1018公里水泥路,惠及全市60%以上的农村人口。截止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2317公里,该市在广西全区率先实现100%行政村通水泥(沥青)公路目标,农村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69公里,排广西第一。
    二、修产业路助力农村经济腾飞。天等县将道路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努力打造生态致富路,“道路修到哪,特色农业就发展到哪”。目前已基本实现“乡乡通二级,村村通水泥”的道路交通格局,75%的自然屯通水泥路,62%的屯内道路实现硬化。天堑从此变通途,打通了山区的经济命脉。全县大力发展指天椒、葡萄、桑蚕、芋头种植示范基地,产值高达上亿元。
    三、修扶贫路助推脱贫致富。百色市那坡县以交通扶贫为先导,道路硬化助推产业发展。在自治区交通厅的挂点支持下,贫困村明浪村建成公路直通至田间地头的5公里“产业路”,为明浪村产业开发奠定基础。到目前,成立山羊、桑蚕和肉牛养殖3个专业合作社,建成100亩板蓝根基地、800亩软枝油茶基地、240亩柑橘水果基地和400亩桑蚕基地,黑山羊存栏1000头,肉牛存栏近300头,特色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四、修生态路留住乡情乡愁。来宾市武宣县在屯内道路项目建设中,着重增加乡土特色,结合当地历史、民俗特色,保持土楼古建筑物及旧街风貌,采用青砖石材、仿片石和大理石碎片或混泥土与片石铺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道路硬化,彰显出村屯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
    五、创新途径破解筹融资难题。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道路硬化活动发展的最大瓶颈,活动开展以来,各地为了解决资金难题,纷纷想方设法探索创新筹资模式。例如崇左市大胆创新,对5条农村公路项目建设采用BT融资模式,拓宽政府的融资渠道;结合全市的蔗糖产业发展实际,由市政府出台工业反哺农业政策,规定在每年的入厂原料蔗每吨提留2元作为反哺蔗区农村公路修建资金,使蔗区公路建设强有利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序缓解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问题。防城港东兴市充分利用边境试验区、少数民族特色优势,争取到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大力支持,至今年上半年,全市543个自然屯已通屯级硬化道路的共539个,所有20户以上的自然屯全面通硬化道路。上思县通过“政府出水泥、乡镇出沙石头、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县政府免费提供两万多吨水泥给各乡镇,有效解决屯级道路硬化资金缺口问题。
    六、“公路果化”增绿添效益。钦州市在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中,增加“公路果化”这一自选动作,在原有生态绿化的基础上,通过“宜种则种、宜补则补、见缝插果”等形式,提高公路果化比例,达到“公众得绿色、群众得效益”的双赢效果。各地在道路硬化活动中,因地制宜推广这一举措。例如浦北县自去年以来,通过群众自筹、种植合作社承包、财政资金奖拨等方式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在县、乡道路公路沿线共完成“公路果化”271.5公里,新种植果树11.4万株,预计实现产值1800万元。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产业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七、客运一体化缩短城乡差距促民生。在道路硬化活动中,各地注重“路、站、运”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有效的提升全区的农村通客车率。如桂林市结合“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从2011年起,桂林市率先在全区探索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以乡镇为中心辐射至各个行政村,开通“镇村公交”。截至目前,桂林市133个乡镇中有74个开通公交车,开通城乡公交线路87条,覆盖全市453个建制村,150多万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过上“出门走上水泥路、抬脚迈上公交车”的日子。
    靖西市大力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以化峒镇为试点,探索农村客运“客运主体公司化”“运营片区化”“冷热线捆绑”等新发展,推行农村客运“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车辆进站经营、统一调度、统一车身颜色、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司乘人员服装。这不仅有效破解农民出行难的问题,而且实现了村屯群众一次换乘就可以到达县城。截止2016年5月,该镇已拥有39辆农村客运车辆,覆盖该镇全部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班车率达100%。据统计,化峒客运站年发送旅客约为15万人次,极大带动了城乡经济的大发展,给城乡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与便利。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