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 18:40
来源:平南县民宗局
作者:谢华杰
近年来,平南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全区、贵港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运用“1345”创建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全面开花、纵深开展。
一、聚焦“1”个目标,健全组织架构高位推动
平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紧紧咬定“2022年成功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这一目标,从顶层设计入手,高位推进示范县创建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全县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和创建办,健全民族工作委员会制度和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创建工作专班会议,统筹全县力量,协调推进创建工作。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对标对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测评标准,先后出台了《2022年平南县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方案》《平南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7+N”活动典型培育工作方案》等系列指导文件,将示范县创建工作纳入绩效考评,细化分解了示范县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街道)等示范典型任务指标,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清单制、目标制。三是加强上下联动。落细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两个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坚持每年度专题研究民族工作不少于2次,定期听取创建工作汇报,解决推进创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创建权责分配,推动各级各部门相应成立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二、打造“3”大品牌,突出创建特色注入动力
平南县坚持“突出特色、创新载体、打造亮点、示范带动”工作总基调,以品牌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成效为目标,积极打造极具特色创建工作品牌。一是创新打造联动共创共促品牌。以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作为各级各部门创先争优的核心主干定位,把创建工作与各领域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联动共创共促机制,推动创建工作贯穿到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凝聚创建合力,推动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二是创新打造“7+N”品牌。坚持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7+N”工作作为主抓手、主阵地,培育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标杆。通过整合资源,层层抓点,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在“七进”的基础上,将创建覆盖面拓展至“两新”组织、窗口单位、景区等,创新以“7+N”为载体,在各行业各系统各领域选择打造2个以上示范典型,形成一批创建工作的亮点,打造一批创建工作品牌,不断叠加放大创建效应。三是创新打造创建区域协作工作品牌。充分利用平南地处蒙金藤三县交界、各民族团结融合的独特优势,联合毗邻兄弟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区域协作。目前,平南县与金秀瑶族自治县、蒙山县联合开展了民族团结区域协作座谈并签订区域协作协议,促进三县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三、抓好“4”项重点,强化创建融合统筹推进
平南县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全县中心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推进,全县上下目标一致、步调一致,使创建工作覆盖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次,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融入全县中心大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融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各个层面,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大力实施“五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振兴”,深化拓展“六大行动”,把工业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突破口,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打造纺织服装、生猪、文旅、稻虾、中药材等五大产业链,高标准建设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打响“平南品牌”,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守望相助促进“三交”。组织开展“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等系列民族文化活动,推进创造相互交融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建民族服务中心,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实用技能“双培”行动、感党恩、跟党走系列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三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程。目前,全县共有1个村寨入选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大安印记》入选“戏剧中国”优秀剧目,大安校水柜习俗成为全市首个列入国家级非遗传承性项目名录,平南牛歌戏、大成八音、大安粤曲、平南杖头木偶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汉松等8人列入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四是全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探索创新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民族事务管理办法,有效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推进平安、法治平南建设中强化民族团结,坚决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的原则,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四、突出“5”大载体,营造浓厚氛围凝聚人心
平南县注重强化创建工作举措,创新活动形式载体,增强活动影响力,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满意率和支持率,为创建活动高效实施营造良好氛围。一是突出宣传教育推进创建。以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为目的,加强“滴灌式”宣传教育,搭建“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多个宣传教育平台,通过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在各类学校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利用“壮族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开展全方位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树牢各族群众“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理念和共识。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4万多份、举办文艺活动200多场(次),“三微一端”推送创建动态报道1200多条,达到了“抬头可见、随手可学、处处可感”的宣传教育效果。二是突出典型示范推进创建。聚焦“团结、进步、示范”这三个关键词,结合平南地域特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建优势,采取“先定点挖掘、后培育打造”的方式,打破以往的“成熟一个、打造一个”的工作思路,分级分类分条块打造“7+N”典型示范,探索实践“一进一品牌”,形成“典型引路、由点连线、以线带面、达到全覆盖”的创建工作大格局。三是突出多彩活动推进创建。坚持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全面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题活动,推动创建活动覆盖面进一步拓展,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突出民族乡庆推进创建。以国安瑶族乡、马练瑶族乡“逢十”周年庆祝活动为契机,以打造“多彩瑶乡”“平安瑶乡”“富裕瑶乡”为创建工作切入点,在资金和项目上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同步发展,提升民族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五是突出“互观互学”推进创建。建立互学互观互助、集中培训的学习机制,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不断提升创建水平。组织开展全县性创建工作业务培训,通过分战线分系统分行业开展全覆盖业务培训,把创建工作要求和示范县、示范单位测评指标讲清、讲明、讲透,进一步开阔创建思路,凝聚创建共识,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创建工作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