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平陆运河 > 运河文化

广西日报:新通道上的最美曲线

2024-08-26 17:00     来源:交通厅新闻中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8月下旬,处暑虽过,高温和降雨仍轮换登场,但多变的天气没有打乱平陆运河的建设节奏——

三座梯级枢纽,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船闸主体混凝土的浇筑已进入高峰期;

从南宁平塘江口到钦州入海口,134.2公里的距离,高标准航道正在开挖,“天骅”船接力“天鲸号”,不断掘进……

两年前,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广西人民的百年夙愿,从梦想照进现实。

两年间,全区上下齐心协力,2万多名建设者投身其中,“一河贯通、八桂向海”的世界级运河,雄姿初显。

8月16日,平陆运河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丁屋村河段,蜿蜒的航道与蓝天白云、田野山林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壮美画卷。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从空中俯瞰,平陆运河连通西江和北部湾,建成后将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最美曲线。西南地区货物由此出海,较走广州港缩短内河航程560公里以上,每年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节约运输费用52亿元以上。

正因如此,广大建设者正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运河建设。在打造优质工程上持续下功夫,坚持“四个一流”,持续健全质量标准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关和工程建设安全关,努力建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


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平陆运河建设的一大重点,是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

当前,平陆运河关键控制性工程——三座梯级枢纽均已进入混凝土浇筑高峰期。

在第一座梯级马道枢纽,站在两岸巨大的高边坡往下看,60多米深的基坑内,塔吊林立,钢筋交错。

工人们挥汗如雨、默契配合,同步搭建钢筋骨架和支模,为接下来的混凝土浇筑做足准备。

“今年7月7日,马道枢纽下闸首中墩输水廊道顺利封顶,8月12日上闸首中墩输水廊道顺利封顶,其他浇筑结构施工有序进行中……”谈及工程进度,中交二航局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负责人黄海波如数家珍。

马道枢纽船闸是目前世界上在建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混凝土浇筑量约336万立方米;企石、青年枢纽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量同样巨大,分别达到249万立方米、76万立方米。

如此巨大的混凝土浇筑量,如何防止开裂,实现“船闸主体耐久性达到130年以上”的建设目标?

温控是关键。采访中记者看到,马道枢纽智慧拌合工厂内,鼓风机“嗡嗡”作响,对着正在搅拌的混凝土不断送风,不时还有片冰投入其中。

“混凝土出厂温度不得高于16℃。”黄海波说。

即将浇筑的仓面,钢筋骨架内密布水管,周围还安装了温控探头。“风冷+片冰+冷却水”,一套缜密的温控措施,在电脑控制下协同“作战”,严密保护着混凝土的成型过程。

而靠海最近的青年枢纽,还需克服潮位变化时海水对船闸结构频繁的氯离子侵蚀。平陆运河集团联合多家参建单位以及国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经过600余块试块测试,最终找到了混凝土中加入抗腐蚀增强剂的最佳“配方”,有效解决了青年枢纽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随着一道道技术难题解决,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顺利推进。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耀飞说,截至8月22日,马道枢纽已累计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73.4万立方米,企石枢纽完成68.5万立方米,青年枢纽完成17.1万立方米。


兼顾高效便捷安全

平陆运河通江达海,不但要“通”,更要高效、便捷、安全、舒适。

为了让过往船舶“走”得舒心,平陆运河全线设置了两座水上服务区。

其中一座是位于运河起点平塘江口和马道枢纽之间的新福水上服务区。

8月20日,天气炎热,记者在新福水上服务区看到,一道长达560米的混凝土墙矗立着,施工机械正在墙内平整地面。

这是新福水上服务区的重力式码头,今年6月29日已顺利封顶,目前正在做橡胶护舷等附属设施安装和后方回填。回填区将建设加油区、生活区等建筑物,建成后为过往船舶提供航道管理、船员服务、生活供给、环保服务、应急保障等。

“水上服务区就是船舶的补给站。”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王显张说,从新福服务区顺流而下,在钦州城区段还设有一座钦州水上服务区,有13个泊位,能为更多的船舶提供服务。

平陆运河全线设计Ⅰ级航道,供5000吨级船舶通航,设计标准极高,意味着施工难度也大。

8月21日,天降大雨,运河各段航道施工并未停歇。

在运河钦州市丁屋大桥河段,一艘水上挖泥船正挥舞着巨臂,掏挖着河道内的淤泥。

“我们克服了高温、雨季、水下爆破等各种困难,严格按设计标准施工。”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平陆运河航道11标项目执行经理陈志成说,这段航道必须保证6.5米左右的运行水深,航道顶宽在100—120米。原钦江河段狭窄的地方,往外扩宽了三四十米。

两年来,经过疏浚、炸礁等一系列施工后,11标16.78公里的航道,已累计完成100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开挖,完成边坡防护面积41万平方米。

为了平衡65米的水位落差,平陆运河设计马道、企石、青年三座梯级枢纽,均建设省水船闸。

“省”与“快”并不矛盾。

平陆运河省水船闸同时也是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省水船闸。

“科研团队经过1000多次实验,成功提高了船闸阀门的启闭速度和灌泄水速度。”平陆运河集团科技信息部副部长闫强说,省水船闸建成后,船闸阀门启门的速度可达每分钟8米,闭门的速度可达每分钟16米,是国内外船闸阀门启闭速度的2—4倍,闸室与省水池之间的灌泄水时间可控制在16分钟之内。

快的同时,还兼顾安全。

为了保证快速灌泄水时闸室内停泊船舶的安全,天津水运科学研究院受托,模拟平陆运河的水文条件,在实验室内按比例做了航道模型,试验不同水流对行船的影响。最终验证了在灌泄水流量快速增加时省水船闸的安全性,实现了国内水头最高的省水船闸安全高效输水目标。


创新敢为天下先

8月21日,记者登上正在平陆运河钦州城区段作业的“天骅”船。只见两根巨大的钢柱直插河底,在水流中稳住船身,船头的铰刀飞快旋转,粉碎河底坚硬的岩石。碎石、泥沙被吸入长长的管道,送到了几公里外的吹填场。

今年6月22日,“天骅”船接力“天鲸号”,进入钦州城区段施工。尽管“身材”小一号,但“天骅”船仍然无法通过沙井钦江大桥保通桥。为此,“天骅”船经过了历时90天的限高改造,其上层建筑及部分结构设备改装为可拆解式,有效降低了船身,顺利通过保通桥进入作业区。

“这在国内尚属首例。”“天骅”船政委刘超说。

能让国之重器“天骅”船为之“瘦身”,平陆运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

新,也就意味着无先例可循,从设计到施工,很多领域都得去摸索、去攻克。

崇山峻岭变航道、原有河道裁弯取直、海量土石方综合利用、高效集约利用水资源……一道道难关摆在建设者面前。

怎么办?只能以创新为“马”,以科技执“鞭”,以苦干实干巧干为“道”。

“我们广泛寻求智力支持,以严谨科学实验数据为支撑。”闫强说。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我区建设平陆运河广西院士工作站,组建了2个院士团队和5位院士领衔的技术咨询委员会、8家国内一流设计单位为核心的设计团队。同时,联合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广西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30多所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展20多项重大科技攻关。

省水船闸是平衡西江下游与平陆运河用水的关键。马道、企石枢纽建设的三级叠合式省水船闸,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省水船闸,比普通船闸省水60%左右,预计年节省水量10亿立方米。

仅省水船闸一项,从运河项目建议书编制,到工程可行性研究,再到项目初步设计,就先后进行了几十项数字模型试验、成百上千次物理模型试验。

两年,光阴流转,运河日新月异。

沙坪河与旧州江之间分水岭段全然变了模样,马道枢纽那高达188米的高边坡在诉说着建设的不易。长期奔波在一线的管理人员程耀飞和在复杂输水廊道有限空间内作业的钢筋工王东升一样,脸庞都已晒得黝黑。

然而,想到再过28个月,运河通水、千帆竞发,他们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