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施工先降噪 劈山不伤绿——上峒高速建设的生态算法

2025-08-27 16:46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层峦叠嶂的十万大山间,全线长达84.3公里、桥隧比高达47.95%的上峒高速公路建设正酣……

这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如何在生态复杂的环境中守护好绿水青山?上峒高速的答案,就写在建设者以技术创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答卷里。

智慧哨兵 实时监测智能预警

横跨农田阡陌,穿越连绵山体,上峒高速直面地质复杂和生态脆弱的双重考验。建设者以科技为盾,守护绿水青山。

上峒高速路面施工质量智慧化管控平台。

上峒高速指挥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各种数据实时跳动更新。“这是路面施工质量智慧化管控平台,平台显示的是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压实轨迹、平整度指标等实时数据,一旦数据出现异常波动,系统会立即向监控中心和现场人员发出预警。”上峒高速指挥部工程管理部部长陆军介绍。

这套路面施工质量智慧化管控平台融合了物联网、北斗定位、5G传输、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系统,可以实现拌合站生产、混合料运输、现场摊铺碾压的全过程远程管控,形成“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精准纠偏”的闭环管理。自应用以来,路面平整度提升33%,施工效率提升30%。

无线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则为边坡安全筑起智慧防线。Z2K44边坡的15台监测设备如同24小时巡逻的安全哨兵,紧盯锚索应力、倾斜角度等边坡监测关键参数,一旦出现数据异常立即触发安全预警。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系统成功预警潜在滑坡风险7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超50万元,助力边坡防护从被动抢险转向主动预防。

源头检测 杜绝劣质沥青进场

路之根基在于材。沥青的质量直接影响路面性能,所以,确保进场沥青的纯正尤为关键。

上峒高速沥青路面摊铺现场。

上峒高速指挥部工程师戴春宇手持报告,笃定地说:“我们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就像给沥青做DNA鉴定,5分钟内,成分差异无所遁形。”

这项创新技术如同在检测源头安装了火眼金睛,直接斩断沥青调包的可能性,从而确保进场沥青品质100%合格。这样既保障未来通车路面经久耐用,也避免后期因频繁修补造成的资源浪费。这份从源头筑牢的质量屏障,正是上峒高速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第一道绿色防线。

新型燃料 绿色减排成本压降

深山筑路,大型生产设备犹如能耗大户。特别是在沥青生产环节,传统重油加热带来的高能耗、高排放与供给不稳,是绿色发展面临的难题。

上峒高速指挥部引入用PMC固体燃料燃烧系统,有效达成绿色减排与成本压降的目标。

为此,上峒高速指挥部引入PMC固体燃料燃烧系统。“直观的变化很明显,排烟口干净多了,而且燃烧效率也提升了。”现场操作人员介绍。

相较于重油,这种新型燃料系统的应用能够大幅降低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燃烧效率提升10%,有效达成绿色减排和成本压降的目标。

指挥部工程管理部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全线推广,沥青混合料加热环节全部改用PMC固体燃料,综合人工成本、设备维护及燃料费用,预计能节省400多万元。成本压降的同时,环保成效也显著提升。

绿色守护 精细管控和谐共生

上峒高速将绿色理念贯穿施工全程,构建起覆盖扬尘、水保、噪声的立体化环保管控体系。

为降低施工过程中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拌合站等加工区域,对易扬尘物料如水泥、石灰等进行严密覆盖或遮挡,并配备雾炮机等高效降尘设备,从源头遏制粉尘扩散。施工现场使用洒水车定期定量洒水,保持施工作业面湿润无尘,并严格要求所有渣土、砂石运输车辆密闭运输,严禁超载抛撒,有效阻断运输途中的扬尘源。

上峒高速加快建设。

环保水保是绿色施工的重中之重。上峒高速指挥部严格落实“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绿化一级”的边坡治理理念,最大限度控制水土流失。如在取土场及时设置截排水沟并植草绿化,减少雨水冲刷;对弃渣场迅速建设拦挡及排水沉沙系统,同步开展灌草绿化,将生态扰动降至最低。

同时,为最大限度减轻施工噪声对沿线环境的影响,上峒高速严格实施交通管理降噪,设置限速标志降低行车噪音;优先选用低噪音施工设备,科学安排作业时间,严禁在夜间及居民休息时段进行高噪音施工。

青山为证,大道通衢。穿越十万大山的难度铭刻在47.95%的桥隧比上,而上峒高速的绿色答卷,正书写于精准布防的智慧哨兵、源头把关的“DNA鉴定”、高效清洁的绿色燃料之中。每一项技术创新,都是向生态守护迈出的坚实一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